乌拉特前旗:炭基肥让盐碱地变身“吨粮田”
阅读量:
5月26日,走进内蒙古公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产厂区西侧的“科技小院”,一面缀满专利证书的荣誉墙分外夺目。
“咱们与我国农业大学、农业村庄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、内蒙古大学祁智教授科研团队等深度协作,聚集国家‘双碳’战略,主攻秸秆生物炭技能。”公司董事长杨根明指着荣誉墙说。依托这些专利技能,企业构建起掩盖“土壤改良—技能推行—人才教育训练”的全链条服务体系,经过“理论+实践”双轨培育,为村庄复兴输送了一批又一批“田秀才”。
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,曾是盐碱地的“重灾区”。土地表层盐渍如霜,作物根系浅、产值低,农人苦不堪言。现在,跟着炭基肥的推行使用,这片土地正演出“绿色革命”。
“炭基肥是农业废弃物的‘生态暗码’。”杨根明介绍,该产品以农作物秸秆、羊粪等为质料,经过生物质炭化技能制备而成,兼具传统化肥、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的长处。施用后,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促进盐分淋溶,下降土壤碱性,合作节水灌溉,让盐碱地重获重生。
“葵花每亩增产50斤,玉米增产100斤,小麦增产100—150斤,西红柿试验田增产超2吨。”杨根明介绍,施用炭基肥的作物,苗齐苗壮,根系兴旺,毛细根量是一般化肥的1.5倍以上。更令人欢喜的是,炭基肥在减量增效方面体现杰出。既能削减化肥使用量,又能提高农产品质量,完成“瘦身不减产”。
此外,秸秆炭化制备生物质炭,羊粪发酵制成有机肥,再经过氨基酸、氮磷钾和微生物菌的有机结合,构成“秸秆固碳—粪污还田—营养循环”的闭环链条。这一形式不只消解了农业面源污染,更让土地完成“自我修正”。
近年来,乌拉特前旗以“科技小院”为支点,撬动“研制、出产、使用”全产业链开展。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科研支撑、农户参加的形式,让“黑科技”走出实验室,扎根田间地头。“新质出产力不是海市蜃楼,而是要让科研成果在泥土里‘生根发芽’。”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杨拥军说,对炭基肥的探究,为绿色农业供给了可仿制、可推行的样本。(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实习生 孙小惠)
版权声明:凡注明“来历:我国西藏网”或“我国西藏网文”的悉数著作,版权归高原(北京)文明传达有限公司。任何媒体转载、摘编、引证,须标示清晰来历我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,否则将追查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:京(2024)0000004
-
相关阅读
- 中国轮胎工业成型机再创新突破“以旧换新”加速落地应用 2025-06-28
- 深度耗材_工作外设_天极网 2025-06-28
- 2024深圳世界锂电池技能博览会 2025-06-28
- 长盈精细取得发明专利授权:“盖板成型办法及电池顶盖” 2025-06-28